现阶段国内的BIM建模标准未规范化,由于工程项目的唯一性,专业复杂性,导致不同建模人员建立模型时没有统一性,往往根据自己的建模习惯和施工经验建立BIM模型,这样建成的模型精度难以保证,模型后期应用与工程管理时也存在大量的问题,达不到预期效果。
建模基础标准
(1)单位
Revit建模软件长度单位设置为毫米;±0.000即为项目图纸中的坐标原点;土建(建筑和结构)工程、安装工程和钢结构工程按照设计图纸中的标高对应坐标原点设置。
(2)空间坐标系及分区
项目的设计标高±0.000对应于绝对标高;统一规划设置项目坐标数据,确定项目基点并提供项目标高、轴网样板文件,各专业BIM模型建立均以此标准样板文件为基准。
(3)拆分原则
施工图设计模型拆分原则:工作集按照施工图设计各专业系统或者分区拆分;模型文件拆分为建筑结构模型(土建模型)、机电模型(各分专业合并后模型)和钢结构模型。
施工阶段模型拆分原则:按照项目部划分的流水段拆分;按照BIM模型应用点单独拆分;工作集参照各施工范围内的各子项系统拆分,各子项系统的拆分应保持一致。
(4)模型文件命名要求
BIM模型命名在能够反应本项目的特点的同时,还能去其他项目进行区分,文件名称应简洁、易懂,便于所有建模人员和应用人员共享和使用。模型文件名应附带版本号,便于后期核查修订。
(5)专业系统命名
各专业构件命名应准确,并与设计图纸保持一致,便于设计图纸和模型关联查询。构件命名应能够反映构件所属的专业和系统。并反映构件的规格、类别及尺寸等信息属性。
(6)模型材质定义
赋予构件材质,必须按照新建材质、重命名构件名称、复制图形和外观资源的流程。建立模型时必须统一构件材质的名称与外观资源。

微信公众号:xuebim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