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IM的应用过程中,所有的操作和应用都是基于BIM模型的,应用BIM模型所附带的各种信息辅助构件的深化设计,方案的优化,施工图的出图,施工的模拟安装,后期的运维维护等等。因此,BIM模型的精度直接决定了BIM应用的优劣程度,所有的模型在建模的过程中都需要按照一定的建模标准和规则执行,才能达到不同阶段、不同参与方、不同专业之间的互相协同应用。
(1)模型深度划分LOD标准即模型深度等级(LevelofDetail)是由美国建筑师学会为了规范BIM参与各方在不同阶段对模型详细程度的要求,来定义BIM模型中建筑元素的精度的标准。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不同阶段的模型既要满足应用需求,又要避免精细度过高使得操作效率低下,因此,不同阶段的BIM模型需要明确建模内容,建模的详细程度。LOD标准按照模型深度等级划分为五级,分别为LOD100-LOD500,100:概念性,200:近似几何,300:精确几何,400:加工制造,500:建成竣工。
建筑、结构、机电不同专业的BIM模型在建模的过程中,各类构件按照LOD标准的五个等级进行建模时,同一构件在不同的标准下索要表达的模型精细程度有所不同。
(2)模型文件命名规则为了对模型文件进行统一管理与应用,在模型文件的命名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一般情况下模型文件命名规则为:项目名称_专业_位置_日期,例如:HZ_A_D_5F_20170501表示模型文件名为:华中项目建筑专业地上D栋楼5层2017年5月1日。
具体命名细则要求如下:
1)项目名称:一般是以项目名称的首个拼音字母简写,如华中项目可以简称HZ表示;
2)专业:建筑、结构、市政、机电专业分别用A、S、C、MEP用英文缩写表示;
3)位置:分为地下和地上部分,地上部分需说明具体的楼栋。地下室为楼层数+F,例如B2F,B3F。地上部分为楼栋字母+楼层数+F,例如C_3F,D_5F,A_2-18F(标准层);
4)日期:提交文件的日期须注明,格式为年月日,如20170501。
(3)模型视图命名标准模型视图的命名,建筑、结构、机电专业按照以下规则来命名:楼层-标高,楼层-内容,楼层-内容-系统。
(4)构件命名规则根据项目建筑、结构、机电模型包含的构件类目来分类命名。命名方法:楼层_构件编码_构件编号_构件尺寸。
(5)模型色彩建筑、结构、机电各专业构件建模时的颜色要按照不同专业对图纸色彩的要求和Revit自身对构件材质赋予的颜色统一进行建模,当建模标准没有要求获Revit没有赋予颜色时,由BIM建模负责人确定同一色彩来建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