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构件资源库(二)
2.3.1 信息分类及编码(二)
3.信息分类原则
信息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
系统:系统的分析企业相关的BIM模型资源,多专业综合考虑。
兼容:在分类方法和分类项的设置上,应尽量向有关的国家级、行业级分类标准靠拢。
可扩展:考虑到企业BIM模型资源的会随着时间推移、业务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因此分类体系应具有充分的可扩展性。
稳定:通常要选择BIM模型及其构件的最稳定的本质属性和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4.信息编码原则
唯一:一个代码只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分类对象。
扩充:必须留有备用代码,允许新数据的加入。
简明:代码结构应尽量简短明确,占有最少的字符量,以便节省机器存储空间。
合理:代码结构应与分类系统相适应。
适用:代码应尽可能反映编码对象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相关应用领域,支持系统集成。
规范:同一层级代码的类型、结构以及代码的编写格式必须统一。
完整:所设计的代码必须是完整,不足位数要进行补位。
不可重用:出现编码对象发生变动时,其代码要保留,但不得再分配给其他编码对象使用。
可操作:代码应尽可能方便操作员的工作,减少机器处理时间。
5.分类编码实施步骤
应依据BIM实施目标而制定分类编码实施步骤。
(1)整体规划
应整体调研分类对象的应用范围,不局限于个别专业和单一设计阶段,在整体层面上综合考虑分类对象的范围。如:建筑专业的构件分类应考虑与结构专业共同的构件资源,同时亦应考虑构件使用的生命期。
在整体规划分类对象范围的基础上,全面制定分类目录,该分类目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和处理的分类项预留出空位。
(2)分布实施
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最为迫切使用的模型资源,应分类项细化。在分类工作启动初期,应召集相关专业的资深人士共同参与,组建团队负责实施。在特定分类项细化过程中,分类应依据原有的业务类型,结合已有的基础分类方法,综合考虑BIM实施特点,建立BIM构件资源的分类和编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