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下午,中国图学学会“奋发图强”博士生Workshop2025年度第二期(总第18期)以“面向大型公共建筑全生命期的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转型升级”为主题,通过腾讯会议、哔哩哔哩“图学大讲堂”及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吸引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的近500余名观众在线参与。
本期Workshop由中国图学学会主办,中国图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活动由首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入选者、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史国梁主持,会议邀请3位在读博士生、1位青年学者进行学术报告与经验分享,并特邀领域专家进行点评。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生史国梁以《基于数字孪生的预应力钢结构智能建造方法与试验研究》为题,介绍了其团队提出智能建造单元与场景的构建方法,面向施工全过程,揭示了优化调度机制,建立数字孪生演进模型驱动的智能建造映射方法和多协同模式下的施工交互方法,形成结构施工误差的评估与控制方法,得到最佳的维护策略。相关成果发表于《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Thin-walled Structures》、《建筑结构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影响因子累计超过60。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生许德胜在报告《城市生命线电力系统的消防安全研究》中,针对电缆燃烧、受限空间影响以及灭火措施等方面来明晰火灾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构建了如综合管廊、地铁站和交通隧道等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旨在进一步保障城市生命线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营和消防应急。相关成果发表于《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Energy》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为城市生命线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生肖硕聚焦于《大跨度空间索、膜结构火灾下力学行为及温度场分布研究》,介绍了大跨度空间索结构体系、膜结构体系在不同火源位置、火源功率、通风条件下内部温度场的分布及索结构各构件的内力变化,并对比分析了传统火灾分析方法与热-流-固双向耦合分析方法之间的差异。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Thin-Walled Structures》、《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及《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王京京以《双碳目标下的绿色低碳建筑》为题,分享了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背景下,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开展的系列研究工作。介绍了大数据驱动的城市建筑“碳排放地图”时空演化机制研究、面向数字化低碳设计的城市建筑群碳排放模拟与碳对冲机理研究、基于全生命过程的城市基础设施动态多目标维修养护决策碳排放计算与低碳评价等绿色低碳建筑等相关内容。同时,王老师还介绍了自己读博士期间的历程,为博士生高校科研提供了建议。
北京工业大学科发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占省作为点评专家,从数字孪生等创新技术与智能建造、智慧运维结合的角度对三位博士生的报告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进一步指出了当前建筑大模型、城市更新、城市韧性等研究热点的发展方向,针对博士生科研、创新技术研发、多学科交叉融合等核心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刘老师结合自身经验对理论创新和工程实践指出了“目标导向”性研究思路,为博士生科研和青年教师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
本次活动通过前沿报告与深度互动,展现了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领域的创新活力,进一步推动图学界青年人才在交叉学科中勇攀高峰、开拓未来。
中国图学学会长期以来一直把青年人才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2017年开始,承办了“中国科协第339次青年科学家论坛”;2018年开始,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对青年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创办学会自己的青年人才学术交流活动品牌——“奋发图强”。“奋发图强”意在“图学研究当自强,奋发有为靠青年!”希望能通过学会的努力,为图学界的青年人才们营造出一方施展才华、交流学习、快速成长的沃土!“奋发图强”青年人才学术交流活动由中国图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负责牵头组织实施。2022年新增设了“博士生Workshop”,2024年新增设了“前沿技术云讲堂”。至此,学会的“奋发图强”青年人才学术交流活动由“青年科学家论坛”“青年人才学术沙龙”“博士生Workshop”和“前沿技术云讲堂”四部分组成:论坛自2018年至今已举办了七届;沙龙自2019年至今已举办了28期;博士生Workshop至今已举办了18期;前沿技术云讲堂至今已举办了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