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BIM技术多运用在施工阶段,其4D、5D为企业实现更好的施工进度与施工成本管理,而在运维阶段,BIM可以实现消防设备信息监管。BIM模型作为一种信息化与可视化极高的方式为运维单位以及包括业主在内的建筑内全部人员带来更好地管理方式,在提高运维管理效率、节约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BIM技术在后期运维阶段的应用逐渐增多,它可以改变传统的基于纸质化的、二维平面的消防设备信息监管方式,运用其对于数据信息联动与整合能力,在配合上可视化的三维模型,让消防设备的运维阶段不再是基于单调且难以理解的二维图表,而是覆盖整个生命周期的可视化、信息化的精细、扁平管理。
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监管
如同自然人有胚胎期、未成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建筑也有自身的全生命周期:规划期、设计期、建设期、运营维护期、拆除期。从我国建筑工程的特点来看,规划期与设计期通常是衔接在一起的,建筑的运营维护阶段相当于人的成年期,是建筑全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建造一个建筑用掉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消耗成本的15%左右,而对建筑进行运行维护要消耗掉80%左右的成本。自然人的成年期大约为40年,一个四类建筑的使用年限通常是100年,抛去它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期,建筑的运营维护期要占到其全生命周期的90%以上。从时间与成本角度来看,对消防设备进行信息监管,其重点在于运营维护阶段,本质是进行消防设备的运维管理。使用BIM技术可以使消防设备的信息完整无损的传递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之中。
提高信息化程度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任何事物都应该转向信息化,消防设备运维管理不应再以二维纸质媒介作为基础,管理人员在电脑前就可以将消防设备的所有运维信息一览无余,无需在堆积如山的档案寻找有价值的信息。BIM模型可以将消防设备的原始信息与运维动态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分析,可以帮助理解消防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基于事实的数据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弥补直觉上的过度自信,帮助管理人员减轻由于情感、观念、经验等主观因素导致的对事实的扭曲,而BIM技术在消防设备信息监管的应用可以实现消防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使消防设备得到更好地运行维护。
提高可视化程度
由于BIM具有准确的三维建模功能,因此能将消防设备需求要维护以三维方式展现出来,例如将需要需要维护的消防设备标记为黄色,将探测到危险源的消防设备标记为红色,正常状态下的消防设备标记为蓝色。这种可视化的管理方法可以使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感知到消防设备的整体情况,若要对某些设备进行进一步的维修,可以将模型进行多角度的浏览查看。在规划维修路线时,可以准确直观的显示出消防设备之间、设备与安全出口间的物理距离。
提供精细化信息监管
传统的二维纸质消防设备运维管理虽然能够精确到某个设备,但是不能利用设备产生的全部运维信息;平面的管理可视化程度又不高,所以采用BIM技术进行消防设备信息监管是信息化与可视化管理的高度统一,实现了信息化与可视化,那么这样的消防设备运维管理也必然是精细化的。
BIM模型可以包含消防设备的名称、编号、类型、厂家、性能参数、安装位置、使用年限以及运维记录等信息,以三维可视化的形式展示。管理人员不仅可以从任何角度查看消防设备的状态,而且可以同时查看到消防设备的各种信息,并可以针对每个设备编辑相应的运维管理记录,管理无需查阅纸质资料,如此一来可以提升管理效率,每个消防设备都可以得到更多维护时间、更准确的维护计划。
提供扁平化信息监管
传统消防设备信息监管也是消防监督部门工作之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会定期对其管辖范围内建筑进行巡检,火灾发生时,火灾报警信号也会传递至消防部队,消防官兵将会投入消防战斗。但消防官兵只熟悉其管辖范围内的建筑环境,若火灾发生在大体量建筑中或者火灾范围较大,需要调动其他区域官兵时,他们是不熟悉的火灾区域环境的。扁平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快速性,简化了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层级结构。
采用基于BIM的消防设备信息监管系统,一旦火灾发生,报警信号同时传递至运管人员与消防官兵处,消防官兵可以通过可视化的系统查看现场火灾情况,做出相应响应与指挥,其他区域前来支援的官兵也可根据三维可视化的系统快速了解当地环境,迅速有效地投入战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