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是以规定的计量单位表示的工程数量。它是编制土建工程预算、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作业计划、资源供应计划、建筑统计和经济核算的依据,也是编制工程建设计划和工程建设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
工程量计算的精确度和效率将直接影响工程预算造价的质量与速度,直接影响招投标的报价,对工程能否中标起关键作用,同时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工程量计算耗时在整个造价计算过程占到50~80%。研究表明,有多达2/3的项目的竣工决算是超过预算标准的。造成预算超支的重要原因是造价工程师因缺乏充分的时间来精确计算工程量和了解造价信息而导致成本计算不准确。从精度与效率等维度改进工程量计算方法,能迅速提高造价质量,并且能提高工程预算的效率,通过减少预算员的工作,来提高整体的进度这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改进工程量计算方法方面,国内外研究人员长期以来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主要有两类方法:一类是基于参数输入算量,根据施工图将所需参数填入到相关图表中,然后由计算机完成该公式的计算。该方法实际上是手工算量方法的一种改进和延伸,虽然提高了用户的算量效率,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脱算量人员的烦琐劳动。另一类是基于图形输入算量,这是当前工程量计算方法主流。即通过建筑图的二维理解技术、建筑图的三维模型重建技术[32]及建立构件的工程量计算模型、构件参数化建模语言PCML等实现工程量计算。由于建筑工程中设计阶段和建筑预算阶段之间是脱节的,而设计人员设计与概预算过程相脱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虽然已经将工程量表达在图纸文档中,但造价师又根据设计图纸人工计算出工程量,使得工程量计算不仅复杂、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错。因此,要想从根本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解决建筑CAD与概、预算一体化。
BIM技术将建筑各专业共同所需要的专业对象建立在统一的属性数据库基础上,建立在统一的BIM技术上,实现工程信息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有效利用与管理,是谋求根本改变传统设计、消除“信息孤岛”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基于BIM的工程量计算,改变了以通用的几何实体表示专业对象的事实,从根本上解决了建筑工程中设计与概、预算过程相脱节的问题,成为一种实现工程量信息自动获取的理想方法。因此,建立一个以三维模型为核心、以集成各类属性数据库为基础的建筑信息模型,将成为工程量计算的解决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