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BIM技术的逐渐成熟,其也在越来越多的工程领域中发光发热。在机电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内容如下:
BIM建模的前期准备
打造一支专业的BIM建模团队,应充分考虑团队成员之间的协调性和专业性,组长需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软件运营能力,协调完成BIM建模。针对不同专业成立小组,对建模任务进行分配,责任到个人,以BIM项目管理为核心,依据项目决策,制定BIM工作计划。
BIM建模
(1)绘制模型
①收集资料。在BIM模型的建设中,首先必须了解系统的所有项目要求和图纸,以避免操作错误,造成施工成本的浪费,要构建一套工作流程图,对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
②制定建模标准。根据企业项目对建模的基点、方位,单位可以制定管理规定,同时对模型通过命名规则,模型设色,建模管控要点,管综优化设计原则,新建族等细节问题进行相关规定。
③网格建置。网格分为平面网网格线与楼层线2种,在建筑师设计图时会以网格为其重要之依据,让现场施作人员能找到基地上的正确位置。楼层线则为表达楼层高度之依据,同时也描述了梁位置、墙高度以及楼版位置,其最重要之目的为让CAD图能放置到正确位置,以便于建造精确模型位置。
(2)碰撞检查和布局设计
完成专业的BIM建模后,结合土木工程模型,合并成一个完整的项目,结合碰撞软件的碰撞检查和布局设计。管道碰撞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找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找出水暖、机电、建筑等不同行业在施工和安装工程中的矛盾。硬碰撞的发生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在实际施工时,就需要针对一些结构之间的硬碰撞开展相关专业技术检测,这里需要开展的检测主要是各专业管线交点和桥架同结构物的交叉点,而且管道和设备的碰撞需要一定强度的检测。
(3)对图纸进行审核和问题反馈
检查完成的BIM模型是否符合规格,模型是否与图纸一致,以及是否输入了模型中的各种信息。由于BIM模型是随着社会各个发展阶段进行不断替换更新的,所以模型可以将审核管理工作内容贯穿于整个项目中,每一阶段的模型都需各个参建方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一个项目的下一阶段应用。将建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整理出来反馈给设计,设计研究出新的图纸,避免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隐患,降低施工和后期拆除修改的难度,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BIM在施工中的应用
(1)对施工进度及流程进行模拟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水电进行进度计划的制定,通过BIM对施工进度进行模拟,研究计划进度的可行性,通过一次次仿真模拟实现进度计划既合理又高效。
(2)对工程量进行统计
BIM模型作为数据的载体,承载着几乎所有的建筑信息,通过BIM可以对水电专业元器件进行统计,生成安装工程量,BIM信息模型可以系统性地提取给排水工程、防排烟工程、建筑电气桥架的指导性工程量,明细包含管道长度、管件数量。
(3)指导工人施工
利用BIM已完成的模型,对重要施工节点进行分割导出,下发至分包单位,对现场的管线走向,管综分配进行指导施工,避免施工中管线的“打架”行为,大大减少人工成本的浪费。现场施工中存在的变化应及时在模型中进行更新和反馈,避免后期存在模型与现场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发生。
(4)后期运行与维护
将建筑项目中所有关于设施设备的信息,利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存储起来,包括建筑项目的空间信息、材料、数量等等。利用此数据标准,在建筑项目的设计阶段,使用BIM进行设计,建设中如有变更设计也可以及时反应在此档案中,维护阶段则能得到最完整、最详细的建筑项目信息。
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①有利于建筑的经营管理,增加商业价值;②前期的集成化信息为后期的运维阶段的物业管理、设备管理提供数据保障和支持;③提供与互联网相联系的接口;④运营阶段可以通过BIM数据库获得故障的发生地点,更快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