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BIM 技术主要用于:施工图深化设计、预制加工、4D进度管理、5D造价管理、建造协同。
施工图深化设计:施工总包可以利用模型来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以保证获得无差错布局和安装。这些技术包括从模型中扩展出深化图纸,例如:绘制“混凝土吊装图”,就混凝土模板和夹层布局给现场人员以清晰的指示和说明,同时将模型坐标直接翻译传输给测量设备。分包商利用从调整完成后的模型中直接扩展出的施工图进行建筑系统的制作、组装和安装。
预制加工:利用深化设计完成后的模型,施工单位可以隔离建筑物的任何范围和区域进行细节分析,也可以重新定义设计,使分包商能够在加工厂里对复杂的建筑系统和组件进行预制和组装。预制的组件包括屋顶机械设备,多功能廊式管架,管道支架,卫生间之间的框架隔墙,以及整套的电气室。没有BIM,这么多的预制工作是不可能进行的,预制工作能够减少现场劳动力需求和施工时间,以及组件的无差错安装,同时还能满足业主的高标准要求。
项目进度管理:通过 BIM 技术,聚合工程项目的全部实施过程信息,实现现场管理的可视化、标准化和可测量、可控制。进度管理将施工场地及设备、设施和建造对象的三维模型(PBS)与施工进度计划信息(OBS/RBS/CBS/DBS)相匹配,通过模型和是施工进度信息的组合推演,建立真正符合项目实际的四维工程信息模型,在施工场地的布置方面,实现了可视化,实现了对各种施工进度的动态管理。
5D造价管理:基于BIM模型的工料算法比基于2D图纸的预算更加准确、且节省大量时间,此外,造价信息可以与模型进行关联,从而使造价信息的可用性大大提高,材料表和模型实施联动,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的管理粒度和效率效果。
建造协调:详细的BIM 展示了复杂的地下情况,包括现存及拟建的设施,降水,开挖,支护,锚杆墙,放置区,起吊,就位。这样团队就能在当地审核部门和设备公司还在自己的2D文档所显示的错综复杂的地下工程中苦苦挣扎时,轻松地与其进行协调与沟通,使项目进展顺利,不会因延误而损失严重。此外,在施工过程中,BIM有利于与当地审核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使项目进展顺利,不会因延误而损失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