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管理层的大力推动下,上海、北京、安徽、湖南等地政策也密集跟进。
上海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经过多年来的持续推进,上海装配式建筑已步入发展快车道,每年装配式建筑项目都有大幅增长。
对外宣布投资上海毅匹玺(EPC)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打造节能、低碳的建筑产业化体系。旭辉集团董事长林中强调,住宅产业化是房地产商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新城控股(601155)同样在做设计图纸的“模板化”,用新的设计可使房屋墙体隔音比英国标准增加17%,楼板隔音增加12%,地板撞击隔音也提高了10%。同时95%的建筑物废弃物可回收利用。
不仅全国性的大房企开始重视住宅产业化,一些区域地产龙头也在不断探索前行。唐芬告诉早报记者,“不得不说,这些年来作为行业领跑者,万科扛起了住宅产业化的宣传大旗。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加入了这一行列,有助于住宅产业化整条产业链的搭建与完善。”
的确,作为行业内最早提出“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工业化口号的万科,十多年来花费巨大财力物力深耕这一领域。斥资上亿,用7年时间建了一个住宅产业化基地,聚集200个建筑师专门研究一个住宅产品。
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分析,在住宅产业化方面的研究让万科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建筑周期缩短3-5个月的同时住宅品质达到了日本、欧洲、美国客户的标准,其生产速度也能够跟上万科全球化的步伐。另一方面,住宅产业化是有利于管理上的精细和透明化,使得万科更能得到资本的认可,使得成为万科在市场中具有核心竞争力,也值得其他房企借鉴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