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节能环保、施工效率高、构件质量易于控制、现场湿作业少等优点,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深入推进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国外有关学者对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相对而言,国内对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研究较少。为进一步推动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我国抗震地区的应用,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下,开展了一系列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及框架整体抗震性能试验。针对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本文开展了2类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足尺模型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以分析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和延性等抗震性能。
1 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1.1 节点选取
根据所处的位置不同,平面装装配式建筑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可以分为以下2种基本类型:中间层边节点,如图1中(A);中间层中节点,如图1中(B)。通常,我们选取这2类具有代表性的节点进行研究,该节点形式不仅便于试验加载,而且可较好的反映整个框架的抗震性能。结合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下节点的弯矩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本文试验选取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边节点和中节点作为研究对象。在水平荷载下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反弯点位置取1/2梁跨和1/2柱高,因此,节点试件两侧梁、柱的长度可取1/2梁跨和1/2柱高。
,厦门。
作者:李晨光,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副理事长;孙岩波,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郭二伟,博士,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欢迎各大媒体转载,全面宣传推广装配式建筑!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