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公共当代艺术美术馆正式开放,该美术馆由20世纪80年代的电厂改建而成。民生当代艺术馆由朱锫建筑事务所设计,其与标准的“白色立方体”的画廊空间形成对比,配置了一系列多样化的展览空间。通过重新利用现有建筑,设计团队将原厂区的粗糙工业特性与新建筑相融合。
↑该艺术空间位于翻新的电厂中
与传统艺术相比,当代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表现形式的多元,为了成就这种特征,民生现代美术馆不仅塑造了传统美术馆中5m净高的经典空间,更有大小不一、(BIM工作)尺寸各异、层高显著不同的空间:大盒子、中盒子、小盒子、经典空间、院落展览空间、黑盒子(多功能表演、会议、展览空间)去应对不同艺术形式的需求。每个区域通过两层通高的接待大厅组织在一起,就像是接待区有机延伸的一部分,其中还包括了可闲坐的台阶。
↑两层通高的接待大厅
↑大台阶连接两个楼层
↑画廊的上层
↑自然光如流水般照射在交通空间上
↑画廊包括不同大小和尺寸的空间
↑设计团队希望将前厂房的工业特性整合在一起
↑建筑反光的包层
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立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朱锫
设计顾问:Thomas Krens/GCAM
设计团队:Edwin Lam,何帆,王筝,Damboianu Albert Alexandru,Virginia Mel(BIM建筑)nyk,郭楠,柯军,王鹏,李高
设计时间:2011-2012
建造时间:2014-2015
翻译:建筑学院-雪狼
校对:建筑学院-王峰

微信公众号:xuebim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