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方式。它将涉及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各阶段的数据信息集成于3D模型中,为项目的各参与方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料,促进各方的沟通与协作。BIM 的应用有利于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和协同化,为生命周期的各阶段运行提供便利。
在设计阶段,BIM应用能够实现参数化建模、设计冲突检测、设计仿真、成本估算以及所有设施的精确几何表示。通过建立各专业的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对项目的所有构件设施进行三维信息表示,利用BIM相关软件对模型进行各专业的碰撞检测,能够提前发现设计缺陷,减少“错漏碰缺”现象,降低设计变更的可能性。同时,在设计完成后,借助BIM 能够快速估算成本,便于项目前期的成本控制。
在施工阶段,借助BIM可以实现施工仿真、进度模拟、管线优化、工程量统计等,有利于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等管理,从而减少返工与变更,促进信息交换与共享,提高施工效率。BIM应用能够对多种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场地布置等进行仿真模拟,便于提前发现问题,优化方案。通过BIM提取的工程量,结合施工进度,可以实现对项目成本的动态管理,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施工阶段的BIM应用提高了项目的综合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项目效益。
在运营阶段,应用BIM 能够实现建筑信息的快速更新,帮助制定科学有效的运营维护计划和维修方案,实现高效的设施和运营管理。BIM能够集成全生命周期信息,通过搭建BIM运营平台,可以实时监控建筑运行情况,追溯构件及设施的历史信息,从而在突发状况时及时了解建筑相关信息,快速做出响应。同时,借助BIM也能模拟不同运维方案及应急方案的执行情况,便于方案调整及优化,从而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运维效率。
整体来看,BIM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源于BIM的信息集成功能,而BIM的信息集成又得益于BIM在全生命周期的应用。这些信息以3D模型为载体或与模型实现关联,通过BIM 的多维应用集成于建筑项目的BIM模型中,从而为建筑项目管理提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