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BIM技术不断深入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人都看到了BIM是未来建筑业实现信息化的利器,都开始纷纷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BIM是不是在为就是一帆风顺的发展呢,以笔者来看两个字:未必。为什么这么说?就我个人来说说 BIM繁荣的背后 。
BIM毋庸置疑的是代动建造产业变革及未来发展的利器,现今仍面对许多发展上的障碍,在技术面,目前成本分析及时程管理软件还不够健全,无法良好的将模型直接应用至实际施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普遍缺乏使用BIM软件的能力,而具有软件能力者反而缺乏丰富的施工经验,并且BIM软件的培训门坎较高,对于惯用2D的设计人员有一定的难度,而复杂模型的创建甚至需要经过软件的二次开发能力,无形中提高的应用难度;工程通常考虑到成本及营运的急迫性,所以普遍存在设计周期短,工期紧凑的情况,BIM在初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技术障碍,可能导致无法按期完成设计任务,因为往往软件开发商没有对工程有充足的了解,使得BIM软件在使用上,有些许不符合工程的习惯性用法,目前软件开发商正积极参与标地性建案,透过战略合作方式,了解软件现有的缺失,并与已改进。
在法规方面,对于设计者及建模者知识产权的保护没有明确的条款,在协同设计的工作模式下,如果业主想要提出设计不当之诉讼,而建筑师没有办法指认责任归属,必须概括承受;由于BIM影响到现有的工作模式,无法确定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置及责任归属,触及到利益重新分配的敏感问题,而且信息透明化造成部分专业人士的反抗,虽可搭配IPD的工作流程,但目前还是缺乏实际实施的案例。
缺乏统一的BIM标准及明确的工作细则,无法有效将不同专业进行整合,造成效益的降低,在欧美先进国家的政府单位已开始或规划在3-5年内,要求其国内的公共工程必须采用BIM,美国为最鲜明的代表,并推动BIM的国家标准NBIMS (National BIM Standards),目前已进入第二版之修订。在亚洲,韩国与中国大陆的政府亦有类似的规划,并鼓励国内工程界采用,例如我国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1年5月所颁布的《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特别强调要采用BIM。但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国内BIM的应用于发展比较滞后,还未建立或导入BIM标准,政府与企业如何推动BIM标准的应用都将成为今后的挑战。
笔者通过技术、法律以及标准三方面与大家谈了 BIM繁荣的背后 ,我们可以看出BIM在我国的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但是随着国家与地方政府对BIM技术的大力扶植和积极推广,相信BIM技术会在我国花开遍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