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模型创建(一)
模型创建是BIM应用中最基本的工作内容,其模型创建的优劣,对信息的生产和后期的使用致关重要,通常,模型创建本身具有很强的设计师个人色彩,因此我们强调模型创建的基本规则,这些规则可以保证所创建的模型达到统一的基本要求,保证模型的有效使用。
3.3.1模型创建内容
由于不同建筑项目在不同阶段,对模型的用途不同,如:模型的可视化表达、二维图纸输出、多专业的冲突检测、建筑耗能分析、机电深化设计等。因此应事先确定设计阶段的模型用途,明确模型的创建深度,这样便于合理的建模并控制其工作量。
根据项目实践总结,模型创建内容大体分为以下几部分:
1.在模型创建的早期阶段,各专业分别建模。每个专业应根据BIM执行计划中约定的可交付成果创建自己的模型。
2.每个专业开始建模之前应根据项目情况和团队人员情况将设计内容进行划分,明确每个成员的设计范围。单专业的模型数据在各个设计专业目录内储存和处理,检查、验证和确认之前,不应发布到其他专业使用。
3.各专业在创建各自的单专业模型时,应采用统一的原点设置,一般情况下应采用真实的大地坐标系。采用统一的原点和真实的大地坐标系设置才能保证每个专业每个部分的模型可以按照正确的参照坐标组合在一起,同时按照正确的城市坐标插入城市数据系统。
4.项目成员应与其他成员定期共享模型,相互参考。在特定的重要阶段,应对不同专业的模型进行协调,以提前解决可能存在的冲突和碰撞。BIM模式下的设计工作从传统的串行方式改变为并行方式,专业内和专业间的协同不再主要依靠条件图而是更加及时的模型相互参考。但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输出和交付前,应做全面的专业协调和冲突检查,以保证交付产品的设计质量。
5.每个BIM项目应建立项目文件夹,以保存项目本身的数据。应合理设置项目的文件夹结构,并在规定的文件夹中保存BIM数据。如果一个项目包含多个独立元素(例如多个单体建筑、区域),宜在子文件夹中分别保存各个独立元素的BIM数据。
6.应为文件夹、子文件夹和各类文件规定命名规则,以便快速识别文件类型及内容。科学合理的统一命名规则在团队协同工作中可以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7.应对项目各阶段模型的持续修改保持管理和记录。有多种软件可以帮助BIM使用者管理和检测设计更改。以有效地管理设计的变化。各专业的BIM协调员负责记录最新加入到模型中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