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M建筑|湖北省档案馆新馆 / 中南建筑设计院
从古至今的甲骨、篆刻、竹简、缣帛和纸张,记录了悠久的历史,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如今,档案馆作为保存记录社会发展历史的重要场所,满足人们对“资治”、“存史”和“文化传承”的需要。湖北省档案馆新馆坐落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生态园花山大道以东...
从古至今的甲骨、篆刻、竹简、缣帛和纸张,记录了悠久的历史,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如今,档案馆作为保存记录社会发展历史的重要场所,满足人们对“资治”、“存史”和“文化传承”的需要。湖北省档案馆新馆坐落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生态园花山大道以东...
金字塔木屋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泊心域”,是个个世界自然共建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将在泊心域建造一些列设计独特的自然之家。 大屋顶下的家两栋金字塔木屋的选址位于松林覆盖的山坡,环境幽静,视线范围之内看不到任何人工的痕迹,驻留片刻,只有鸟叫虫鸣和风...
项目背景 武汉图书馆新馆选址位于武汉市江汉区,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地段,常青路与云彩路交汇处,周边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规划用地面积约4.3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13.64万平方米,新的武汉图书馆将致力建成为文化地标、城市客厅、知识书屋,是武...
武汉东湖,被东誉为“白云黄鹤之地”。水域广阔,风景秀丽。由维思平建筑设计团队打造的集高端商务,城市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酒店就坐落在著名的东湖风景区内,项目将为武汉东湖带来全新的地标建筑,并打造充满活力的景区商圈。 01 鹤舞展翅 楚风水韵 融...
MVRDV联合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武汉图书馆新馆建筑概念方案设计竞赛。这座总建筑面积约为 140,000 平方米的图书馆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图书馆之一,方案融合了传统和非传统的功能,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人文互动、阅读和工作室空间。...
湿地是地球的宝贵资源,它对于减缓气候变化、保护水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减轻灾害风险,以及增加碳吸收具有积极的意义。世界湿地签约国公约生效51年来,已有172个缔约方,由该组织认定的湿地城市有43个,中国最多,达13个,位居世界第一。 202...
当下高密度城市环境,在高效运作的教学空间之外,未来校园应该是什么模样? 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把连接性、社交性、地域性作为设计核心要素,凭借设计的创意和张力打造一系列生动的教学空间,让同学们在探索式、漫游式的校园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夜幕下...
建筑在白昼的光线下呈现它原本的面貌,夜幕降临后,灯光语汇则开始叙述有关于建筑的“万象语境”。 灯光之于建筑,或发挥其实用功能,或倾注创意衍生观赏价值,或缔造情绪链接引发共鸣。依据建筑类别和性质进行灯光设计是基操,但如何扩展出多维度的意义领域...
在武汉金地·国际城示范区项目里提出了一个「MiniTown微城邦理念」,以小见大的方式将城市生活浓缩于此。对于周边配套尚未完善的城市新区而言,用城市迷你化的方式设计能给予业主最佳的人居体验。 整体设计是以景观主题公园为主线索展开,建筑则隐藏...
梁子湖为湖北第二大淡水湖,此处常年烟雾缭绕水天含混,颇有“气蒸云梦泽”之意。为重振梁子湖生态旅游景区的重点旅游地位,由湖北省鄂旅投集团出资牵头,欲将梁子湖风景区提升至5A景区。将全面升级景区的配套设施,AAA景观公厕便是其中首批重点升级项目...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这是《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中的两句诗,描述了主人宴请宾客时真挚淳朴的情谊。临湖而居,鱼米之乡的湖北嘉鱼县就得名于这首诗。 “诗经”,相比于它作...
生命 如何赋予空间以生命? 自然界中的生命体 以有机的生命形态向上生长 生长即是对重力的反抗 有机 “有机建筑”便是赋予了生命的建筑 用一体化的流动空间 塑造建筑与环境的双向交互 使城市与建筑互为展品 反重力 建筑是可以漂浮的 空间与细部的...
根据商务部指导规划,近两年武汉临空港国家级开发区在含东西湖片区以内的逾500平方公里可开发用地上,积极开展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由维思平团队设计的武汉中建一品澜荟项目,正地处武汉东西湖片区的黄金地段,是一个建筑面积23万平米的总...
琴台美术馆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的月湖湖畔,南面隔湖相望是梅子山。为了减轻建筑体量对自然湖面的压迫,向湖的方向采用了起伏的自然地形造型,同时将部分展览空间压入地下,既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又减小了地面建筑体量。而面对城市道路这一侧则仍以垂直的建筑立面...
湖北省博物馆三期(以下简称新馆)的正式落成,不仅是一座新文化地标的诞生,作为荆楚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历史发展中也有着非凡的意义。 作为扩建工程,如何处理新老馆之间的形体关系,是本次设计的突破点。设计灵感来源于博物馆藏品青铜器—簠。老馆屋顶...
2021 GBE城市地标办公建筑奖The GBEAward 第15届美国IDA设计奖荣誉奖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 铁路、湖泊、建筑、公园、车流、人流 相互杂乱而有序交织的都市网中 有一处生机潜伏在青年路的一隅 ...
为了贴合周边客群的物理需求和情感需求,设计团队从开始便思考如何为花山提供一个亲近自然、艺术与品质感并存的公共空间。设计淡化了建筑和景观的空间边界,使建筑融于自然的生长,把艺术引入生活,实现艺术的大众化。 美术馆的形式是发乎于自然的。以原石造...
编织城市肌理 生态新城的街道空间 花山新城地处武汉市东郊“一江三湖”(长江、北湖、严西湖、严东湖)交汇处。根据武汉市最新规划修编,花山新城将围绕国际一流生态城、生态文化区为目标建设,并提出了29项生态城市建设指标,明确指出绿色建筑节能措施要...
这个公益项目是麓湖A8设计中心联合亚洲动物基金,武汉市小动物协会,对协会的科普教育基地的领养区域进行更新改造设计。包含室外150平米,室内30平米的区域。 我把领养的流程和流线进行了拆解,梳理出“到达——见面——选择——签字——拍照——离开...
故事始于东湖绿道,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超过千万人口的武汉城中,竟有一条连绵上百多公里的步道,它跨越大山大湖,穿过竹林樱花,纵横于圩田与阡陌之间,从车站到场地的高架路上,超大都市的繁华和逼仄感同时迎面而来。还好,这种“千城一面”的尴尬终于在场...